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

时间:2023-12-26 16:37:47
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

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

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数据显示,八成多(82.44%)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但是却鲜有人去进行真正的维权。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

  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1

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3月1日发布的《北京市消协发布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飞猪旅行和饿了么因存在“新老用户同时购买相同商品(服务)的标价不同,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记者注意到,此前飞猪旅行曾因“大数据杀熟”多次被点名。

据悉,本次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和消费体验两种方式,其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82.37%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普遍存在,92.33%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的原因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差异化营销。

而在对16个消费者常用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32个模拟消费体验样本中,有14个样本新老用户账户的价格不一致。其中,大多数样本是因为打折或优惠力度不同导致最后成交价格不同,但飞猪旅行和饿了么的体验样本显示,新老用户同时购买相同商品(服务)的标价不同,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海报新闻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10月,飞猪旅行曾因“大数据杀熟”被知名博主在新浪微博曝光;2019年3月27日,北京消协发布报告称去哪儿网、飞猪等网站存在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的现象;2020年10月19日,浙江省消保委通报了第三季度手里投诉情况分析,飞猪旅行因涉及“大数据杀熟”被点名。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飞猪旅行涉及“大数据杀熟”的投诉共计36条。

  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2

3月1日,北京市消协在官网公布了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活动的最新结果——86.9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82.37%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普遍存在,92.33%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的'原因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差异化营销。

网络购物、在线旅游、外卖和网约车则是大数据“杀熟”最为集中的四个领域。

数据显示,八成多(82.44%)受访者表示在网络购物过程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七成多(76.85%)受访者在在线旅游消费中遭遇过大数据“杀熟”,反映在网络外卖(66.96%)和网络打车(63.00%)消费过程中遭遇大数据“杀熟”的受访者均达到六成多。此外,还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在电影消费和视频消费时遭遇过大数据“杀熟”问题。

据了解,此次问题调查主要采用网络问卷和消费体验两种方式。其中,问卷调查自2021年11月1日启动,截止至2021年11月11日,通过“北京消协”微信、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网以及消费者网等渠道,共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186份;而消费体验调查则选取了16个消费者常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共完成32个模拟消费体验调查样本。

消费者眼中的“杀熟”标签

3月1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正式施行。虽然《规定》并未直接界定大数据“杀熟”行为,但却对算法推荐管理划定了行为边界: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过度消费等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背伦理道德的算法模型;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施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那么,消费者眼中的大数据“杀熟”行为又有着怎样的特征标签?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八成多(85.38%)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为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近八成(79.98%)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七成多(75.80%)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不同用户享有不同打折优惠形式,近七成(69.37%)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隐藏或不送老用户优惠券,六成多(62.26%)受访者认为主要体现为根据用户特点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还有部分受访者认为体现为手机配置不同价格不同、默认勾选之前购买过的服务、不买时送优惠券买时却没有等形式。

消费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平台存在新、老用户账号同时购买同一商品或服务实际成交价不同现象。例如,体验人员分别通过新、老用户两个账号同时在某平台订购同一饭店的同样饭菜,老用户账号不仅比新用户账号少了7元“双重补贴”红包,而且配送费也比新用户少优惠0.4元。

北京市消协表示,上述数据说明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主要体现在同一时间不同用户购买相同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不同、多次浏览后价格自动上涨、不同用户享有不同打折优惠形式、隐藏或不送老用户优惠券以及根据用户特点提供特定商品或服务等方面。

沉默的被侵权者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但是却鲜有人去进行真正的维权。数据显示,仅有0.43%受访者选择通过司法诉讼方式维权,另有有一半多受访者选择不再去该商家消费,有三成多受访者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梳理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侵犯权益的认知上,超八成(80.65%)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六成多(66.13%)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超过一半(51.51%)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还有三成多(37.82%)受访者认为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在侵权危害的认知上,九成多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会扰乱市场秩序,八成多受访者认为会透支消费者信任,近四成(37.70%)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还会降低用户忠诚度。

清醒的被“杀熟”认知与极少的维权行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北京市消协表示,这说明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

大数据“杀熟”维权是否还有其他拦路虎?

有近九成(88.01%)受访者认为是监管手段跟不上,认为是隐蔽性太强(85.95%)、相关法规不健全(82.32%)的受访者也均达到了八成多,此外还有近八成(79.53%)受访者认为是不容易取证。

就此,北京市消协提出了四点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为规范和治理大数据“杀熟”行为提供法律依据;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积极运用大数据监管技术,对违法违规经营者进一步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企业应诚信守法经营,合理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主动接受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企业应诚信守法经营,合理采集和使用个人信息,主动接受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3

全面遏制大数据杀熟迎来新动作。随着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3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行,一众线上平台依托“算法”对消费者实施价格差别化对待的土壤亦将荡然无存,由此带动遏制大数据杀熟正式进入约束“算法”的新阶段。

3月1日起,《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实施。根据《规定》要求,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算法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

这意味着,以往被各大互联网平台视为“机密”的算法服务将走向透明。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将成为各平台算法服务提供者向全社会公开展示其服务提供“算法”的“曝光台”,由此带来的影响或将让各大平台屡试不爽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彻底无处遁形。

显然,《规定》也必将坚定贯彻其上位法——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对“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的要求,准确甄别披上“数字外衣”的传统商业“杀熟”行为,守护民众合法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将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到法律层面,无疑将让行政部门的监管有了更明确的法律依据,而部门出台实施的具体规定,将让一系列监管要求真正落地。

“只有在监督和约束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合理合法地善用个人信息,才能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李顺德说,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杀熟的存在,背后是对整个市场营商环境的挑战。因此,确保个人信息和个人合法权益得以保护,也将对国家经济发展和良好的市场营商环境带来积极正面影响。

众所周知,“杀熟”原本的意思,是指向老顾客提供更高价格牟利的行为,这在传统商业领域早已有之,只不过在大数据算法快速商用的今天,数字技术正在成为一把“双刃剑”,原本受益于数字技术带来诸多便利的消费者,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商家或平台“待宰的羔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数据算法让需求和供给能够更高效对接,对市场发展形成天然引导。这对要素的高效匹配而言有着积极作用。而通过约束算法遏制大数据杀熟,也有助于约束资本无序逐利的行为。

汪浩说,“不断完善法律约束,精准对数字经济运用个人信息加以监管和规范,清晰化数字经济发展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关系和边界,有助于促进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经济时报)

《北京市消协点名大数据“杀熟”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